一切为了“国保”府衙系列报道之一 众志成城 抢救“国保”
编者按:提起“府衙”,南阳人几乎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作为我国惟一完整的元代至清代官署衙门——南阳知府衙门,其所具有的重大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 让我们南阳人为之骄傲和自豪。几年来,为了让这颗埋在灰堆里的明珠焕发出绚烂的光芒,上自市领导,下至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“府衙”周边居民,都在为抢救 “府衙”而不懈地努力着,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注、支持这项工作,本报从即日起推出“一切为了‘国保’府衙系列报道”,敬请关注。
提起2001年,现任南阳府衙博物馆馆长李陈广深情地说:“2001年对‘府衙’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。”
说话间,李陈广打开了记忆的闸门:“我记得很清楚,2001年4月20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下,南阳府衙修复工程正式启动,5月8日成立了工 程指挥部,时任市长的何东成亲自任指挥长,时任常务副市长的李天岑、副市长张忠祥任副指挥长,拉开了抢救‘国保’的帷幕。6月8日,市有关部门召开‘府 衙’院内居民搬迁动员大会,何东成亲自向与会人员讲明抢救‘府衙’的重大意义,并要求有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,当年10月底完成搬迁任务。”
李陈广回忆说:“最让人感动的是当时居住在‘府衙’院内的236户居民及后来又一次拆迁的19户居民,他们及其亲属表现出了极高的思想觉悟,在有关部 门的动员和帮助下,恋恋不舍地搬出了府衙,在一个多月的拆迁过程中,没有一户上 访,没有一户提出不合理要求,按时完成了搬迁任务。时任市长的何东成在‘府 衙’拆迁现场办公时十分感动,连连称赞南阳市民觉悟高,多次称南阳府衙院内拆迁给南阳市拆迁工作带了一个好头,提供了成功经验。”
“府衙”内居民的顺利拆迁给“府衙”的一期修复工作铺平了道路,有关部门经过严格的勘察和考证,于2001年12月展开了大规模修复工程。为了高质 量、高标准地完成这座国家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工程,国家文物局、河南省文物局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,市委、市政府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关怀,社会舆论积 极响应,市文化文物主管部门全力以赴,克服困难,精心组织,严格要求,规范施工,终于赶在2002年第一届“两节一会”召开前初步完成了一期修复工程,照 壁、大门、仪门、寅恭门、二堂、内宅门、三堂原状复原,还历史原貌,生动再现了清代府衙官员处理政务及生活场景。
2002年4月6日,就在南阳市首届“两节一会”开幕前一天,南阳府衙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,数万名市民像迎接盛大的节日一样聚集南阳府衙,一时万人空巷,盛况空前。
南阳晚报记者 汤溯 通讯员 吕娜 徐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