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 面通水十周年。十年来,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、渠首所在地,南阳累计向北方安全送水超680亿立方米,沿线1.08亿人直接受益。南阳市博物院举办的“渠首遗珍--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文物保护成果展”专题展览备受观众关注。
南阳市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,是豫西南最大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,也是展示南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;2021年,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,南阳市博物院加挂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博物馆”牌子。
南阳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任永亮(左)与时任南阳市博物馆馆长王晓杰(右)共同为渠首博物馆揭牌
2021年5月,市博物院积极筹备“渠首遗珍--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文物保护成果展”专题展览。该展览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,展览按照国家级精品展览的品位和档次精心筹备,旨在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建设成就、南阳移民、出土的珍贵文物加以集中展示,将伟大的移民精神和考古工作者的爱岗敬业、团结协作精神发扬光大;2021年10月1日,“渠首遗珍--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文物保护成果展”专题展览对外开放。
南阳市博物院党总支书记、院长牛宏成(中)接受南阳电视台采访,畅谈“渠首遗珍”文物价值、展览特色及现实意义
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文物发掘图
“渠首遗珍”展览实景图
展览以文物保护的成果为重点,展示南阳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遗址、墓葬、地面文物等的保护、发掘和研究成果,反映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所形成的奉献合作精神和顾全大局、“舍小家、为大家”、“忠诚担当、大爱报国”的南阳移民精神。展览以400余件精品文物为主,辅以标本、图片、场景复原等,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,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庄重、大气、充满责任感和历史感的精品展览。
“渠首遗珍”展览实景图
展览共分三个单元:南水北上·首起南阳、发掘研究·成果丰硕、文化瑰宝·历久弥珍。每个单元展出若干重点文物,与墓葬及发掘资料等一起,作为该单元主题的实物证明。展出器物有青铜器、陶器、瓷器、玉器、铁器、石器等。展览展出文物上迄远古,下至明清,品类齐全,精品荟萃,揭示了源远流长、辉煌璀璨的中原文明。
加大宣传力度,举办多项活动。利用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博物馆”揭牌仪式,开展宣传推广活动;利用凤凰网、搜狐网及南阳市博物院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抖音号等网站,发布“渠首遗珍”展览动态新闻;邀请文博专家、文化学者举办“提档升级座谈会”;邀请“小小讲解员”“小小考古家”走进该展览,传播南阳厚重优秀的历史文化及伟大的移民精神。
南阳市博物院文创部以“渠首遗珍--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文物保护成果展”所展出的展品为基础,先后开发了文创产品10余种,为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,价格从5元至2000多元不等。文创产品以实用性、观赏性兼具,用途广泛,既有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钥匙扣、茶杯等物品,又有透光镜、砚台等创意产品,还有文具、书籍、玉器、瓷器、茶叶、艾草、盲盒、拓片、食品类等不同材质的文化产品。文创产品销售数量数千余件,种类多样便于让消费者进行选择。不同种类的文创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不同,以产品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向消费者输出历史优秀文化,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南水北调的精神和意义,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。
展览开放以来以来,围绕展览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及青少年教育活动,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南水北调的移民精神和文物考古成果等,弘扬了伟大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和最新的文物考古研究学术成果等。活动立意鲜明、形式新颖,受到青少年观众一致好评。